天文攝影所需要的基本器材
- 望遠鏡
- 赤道儀
- 相機
【IC434 - Horsehead nebula 馬頭星雲週邊】
拍攝器材:德國APM Doublet SD APO 140 - iOptron CEM60 自動尋星天文望遠鏡組
拍攝者:鴻宇光學 施勇旭
- 口徑
- 焦距
- 焦比
- 價格越高:望遠鏡越大支越貴應該很好理解,同一種望遠鏡一定是價格跟口徑成正比。
- 重量越重:沉重的望遠鏡需要更強壯的赤道儀(架台)支撐,赤道儀的重量與價格也會大幅提升
焦距
焦距有分長焦與短焦,依照各種天體拍攝目標推薦的望遠鏡焦距都不同,若要拍攝深空天體,就要很講究赤道儀的追蹤精度,焦距越長對長時間曝光的追蹤能力要求就會更高。
新手入門者建議拍攝深空天體先從400~800 mm短焦距的望遠鏡開始練習,焦距太長會增加你的拉線機率與挫折感(追蹤誤差星點無法拍成點狀我們稱為拉線)。
焦比
將前兩項相除 (物鏡焦距mm/口徑mm) 就稱為焦比,焦比類似鏡頭的光圈,數值越小越亮。
【M45 昴宿星團】
拍攝器材:德國APM 107 SDT - iEQ30 Pro 自動尋星天文望遠鏡組
拍攝者:鴻宇光學 施勇旭
赤道儀
選擇赤道儀先要看兩個規格數據:載重量、重量
鏡筒越大,赤道儀需要載重量越高,赤道儀本身重量也會更重,跟鏡筒一樣要買多大口徑跟你的預算與運輸能力有關。
(圖)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73 APO - EQM-35 Pro 自動尋星天文望遠鏡組
要留意赤道儀的功能、穩固性與追蹤精度,尤其穩固性與追蹤精度對於天文攝影影響很大,至於功能建議要有自動尋星(GOTO)功能,並且強烈建議要能支援導星(GUIDE) 功能。
何謂自動尋星(GOTO)?
這是一種輸入天體編號,赤道儀就能帶望遠鏡指向目標天體的功能,可以為天文攝影帶來一些便利性。
(圖) iOptron iEQ30 Pro 自動尋星赤道儀
赤道儀的載重量跟價格是否成正比?
→ 不一定
同品牌相比的話,越大台越貴
有便宜又載重量高的赤道儀 (俗擱大碗),但是追蹤精度、穩固性或其他功能可能會有差。
依照您的需求與預算選擇,若拍攝焦距長,赤道儀的追蹤精度與穩固性一定要講究。
相機
以下將分別介紹:單眼相機、天文相機、手機
單眼相機
依照相機感光元件大小,常見的由大到小分為 1. 全片幅、2. APS、3. micro 4/3 以及其他,相同望遠鏡之下,感光元件越大,拍攝範圍越大。
若要拍攝紅色散光星雲,建議改機,將原廠IRCUT移除。
何謂IR-CUT濾鏡?
它是一種紅外線截止濾鏡,安裝在感光元件前方,絕大部分的單眼相機都有裝,簡單來說他會砍掉紅色星雲的H-a波長,影響紅色星雲的拍攝,這需要做一些改裝,移除後才能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,若有需要可以跟鴻宇洽詢,我們會輔導您跟專業改裝公司溝通改裝。
(圖) 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73 APO 天文望遠鏡
天文相機
跟單眼相機DSLR一樣感光元件有大小不同,依照感光元件尺寸大小,分為:
1、大尺寸天文相機
通常1吋(2.7X)以上 , 功能以拍攝星雲星團等深空天體拍攝為主,全片幅、APS尺寸都有,但全片幅價格昂貴,入門者可選擇1吋大小配合短焦折射鏡,
〈建議選購冷卻型〉
2、小尺寸行星相機
通常1/1.2吋以下,常見的有1/1.8吋到1/3吋,以拍攝行星,月面為主, 若想拍深空天體也不是不行,但等校焦距太長不適合初學者
手機
手機也能拍天文攝影嗎?
拍攝月面是沒問題的,拍攝行星可以拍到如土星環與四大衛星等主要特徵,那麼深空攝影呢?
部分強化攝影功能的高階手機效果會比較好,建議要有手動功能,15秒甚至30秒以上的長時間曝光功能。
【天文攝影推薦器材】
William Optics Zenithstar 73 APO - EQM-35 Pro 自動尋星天文望遠鏡組
Kenko Sky Explorer SE-150L 天文望遠鏡自動尋星赤道儀套組 【天文大紅】
Kenko Sky Explorer SE-GT102M自動尋星電動經緯儀天文望遠鏡 【天文小紅】
Sky-Watcher EQM-35 Pro 自動尋星赤道儀
想看更多天文攝影產品嗎? 請點這裡>>>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離婚證人